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凤鸣飞天观摩会在京举行,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银幕画卷


电影《凤鸣飞天》在京举行了观摩会,该影片呈现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通过电影的形式,展示了乡村发展的新面貌和新气象,传递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近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指导、《电影艺术》杂志社主办的电影《凤鸣飞天》观摩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共抚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晓勇,仲呈祥、袁新文、康伟、胡智锋等专家学者,以及影片出品人艾福仁、导演黄辉等主创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凤鸣飞天》的现实意义、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认为影片在呈现乡村振兴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有积极探索。

凤鸣飞天观摩会在京举行,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银幕画卷插图

活动海报。

宋智勤在致辞中表示,电影《凤鸣飞天》秉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文艺创作精神,开启了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实践。影片具有不错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创新力量和文化自信。期待广大电影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学习影片中的主人公精神,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更多反映新时代、表达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

廖晓勇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支持抚州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凤鸣飞天》取材于崇仁、拍摄于崇仁,更有崇仁人参与,是我市文化为农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希望更多文艺工作者,能够来到抚州创作采风,把抚州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美食美景等元素融入艺术作品,更好地积累艺术创作灵感。

凤鸣飞天观摩会在京举行,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银幕画卷插图1

观摩会嘉宾合影。

黄辉介绍了《凤鸣飞天》的创作背景及拍摄过程,电影在抚州和崇仁取材拍摄,聚焦于麻鸡这一当地重点产业,主创团队经过多次采风,不断将当地众多文化名人、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影片的创作当中,以中华文明滋养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振兴的主题表达。

仲呈祥肯定了《凤鸣飞天》能够传递中国传统风尚,帮助当代青年了解乡村政策及相关发展。本片要表达的内容丰富,因此,创作者不仅要为影片注入多元的价值追求,也要将影片放在更宏观的历史序列上进行考量,发现前人的相关缺失,结合当下的新发展,找寻影片独有的视角,担负起深化乡村振兴题材的未来走向的责任。当然,因为影片诉求很多,所以这些元素并没有得到有机融合。他期待此后的文艺作品能够继续利用江西丰富的景观和题材资源,发扬当地的文化优势。

袁新文肯定了《凤鸣飞天》对于当地文化资源的具体开掘,认为选取相山麻鸡作为影片具体的形象代表和叙事线索,手法新颖,通过其中的献身精神支撑了凤凰涅槃的概念表达,成功将抚州传统文化与乡村建设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当代的农村题材电影创作颇丰,《凤鸣飞天》能够从固有的创作模式中跳脱出来,与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呼应,展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结果,也将返乡疗愈、城市反哺农村等时代命题带到银幕之上,对当地文旅发展、乡村品牌建设等方面会起到促进和带动作用。

胡智锋指出,电影通过数条故事线的串联,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在城乡发展中的具体实践。《凤鸣飞天》在当下产业化、市场化、娱乐化的电影环境中,彰显出电影弘扬核心价值、提升和引领百姓精神境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作用。影片通过对典型景观的选取和设计,实现了以单个儿乡村透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也发挥了影片的治愈性功能,传递出和谐乡村的理念。影片在部分细节上的处理仍有继续精进的空间,如麻鸡这一叙事线索的广告化风格,需要和整体结构保持相应平衡。

康伟认为《凤鸣飞天》体现了后脱贫时代的创作观念,将乡村高质量发展大课题融入叙事。从乡村叙事的角度,呼应了二十届三中全会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从自然景观和产业展示等方面实现了多维的乡村图景构建。青春叙事方面,体现了成长与疗愈的合奏,两位主人公是当代青年人的典型面貌的抽样和重绘,为面临时代和成长困境的青年群体带来相应启示。在文化叙事上,以当代视角对乡土社会的传统资源进行发掘与展示,将道家思想、《牡丹亭》中的生死观、家庭观念的变化与角色有机融合。在伦理叙事上,对新时代乡村的家庭风貌进行了生动展现。本片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要注意把控一些叙事元素趣味的处理,以及对口号性质内容的艺术加工。

赵卫萍指出《凤鸣飞天》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导演选择了被开发的对象“麻鸡”作为独特的第三方视角展开辅助叙事,不仅打破了常规叙事视角,更使麻鸡得以抒发丰富的情感,甚至可以与观众对话,展现了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

陆绍阳认为本片除应重视在院线市场获得的相应关注外,更应该深度挖掘相关的延伸价值,利用《凤鸣飞天》塑造出崇仁的别样形象。在推广和宣传方面可以通过跨媒介、跨平台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创作形式,对影片的重点表现内容、精彩片段进行提炼和再创造,从而超越影院受众范围,带来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在影片传播时,需要捕捉影片涉及的社会热点和社会需求,实现区域性品牌建设,为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带来切实贡献。

赵卫防指出在当前乡村振兴题材电影的创作热潮中,《凤鸣飞天》没有仅停留在设定的主题中,而是随着叙事的深化,将乡村振兴与找寻自我、完善自我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进行当代的再阐释,这与乡村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底层思想逻辑相辉映,为相关指导思想提供了生动的影像注脚。在艺术手法上,影片对于非写实表现的探索,为现实题材带来了创新性的艺术表现。但基于本片的体量,在承载当代的宏观背景、顶层设计、哲学内容等丰富意涵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保证叙述完整和逻辑恰当等创作前提。

李春利表示《凤鸣飞天》关注了当下“返乡潮”等社会议题,通过对主人公的职场与情场、他乡与故乡、身体与心灵等多重场域的展现,为当代人带来温暖治愈的影像体验。影片对凤凰涅槃及《牡丹亭》中生死观的化用,对于爱情的崇高表现,都体现出了一定的创作深度。同时,文化品格是地区发展永葆活力的关键,《凤鸣飞天》将中医、中药等文化遗产,高山流水知音、善忠孝义等元素进行提炼整合,使自然素材得以提升到人文情怀的层面。

张汉飞认为《凤鸣飞天》用生动鲜活的叙事反映了宏大的国家战略,影片真正做到了与中国具体事例相结合、跟地方实际事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作为顶层设计在地方特色资源、地域优势上的体现,为其他乡村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

谭政表示,《凤鸣飞天》在叙事方面的多维架构,实现了从个体到整体的多重信息的容纳。影片创作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在探讨乡村产业开发时融进了现代商业概念,通过古琴、《牡丹亭》、道家文化,将传统文化带入当代语境。影片呈现了山野之美与乡村之美,大量的航拍镜头带观众切实引入现代化的新乡村,同时也展现了乡民群体人情人文的全景图绘。

在片中扮演老药师的演员牛犇特为观摩研讨会发来视频,他解释了自己的角色,并请大家关注影片。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赵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乐也一天娱乐网 » 凤鸣飞天观摩会在京举行,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银幕画卷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