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宫崎骏风格迥异,其作品尺度极大到令人感到不适,然而这样的作品在日本却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和喜爱。这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虽然引发争议,但在日本却有着相当高的接受度和欣赏群体。
今天这篇得当心了。
有位大师,他的作品看完以后,轻则重度睡眠,重则轻度精神分裂。
深吸一口气,他,回来了:
漩涡
うずまき
光是海报就让人不太好了。
豆瓣开分8.5。
来自你们的“二子老师”,伊藤润二。
如果说清水崇垄断了日本鬼片大师的名号,贵志佑介作为小说界的吓人担当,那么二子老师在恐怖漫画圈的地位,毫无疑问是人气断层Top1。
此次改编的《漩涡》不仅是他为数不多的4部长篇之一,更由他亲自参与配音(具体哪个角色尚未公开)。
IMDb直接冲到了8.4,烂番茄更保持了100%的新鲜度和96%的好成绩。
不夸张地说,史上最成功的伊藤润二影视化作品,就此诞生。
粉丝集体兴奋:
熟悉的桥段如何改编?大神的笔触怎么还原?叙事有什么新亮点?
今天就是一场恐怖片爱好者的狂欢。
让我们提前进入万圣节。
p.s. 胆小的朋友请点赞后火速撤离,噩梦就不会追上你。
01
会动的童年阴影
1999年,《漩涡》诞生,故事发生在笼罩诡异气氛的“黑涡镇”。
在这里,天空、河流、野草、树甚至吹起的风都是漩涡的形状。
女主角桐绘从男友秀一那里听来一件诡异的事。
他的父亲最近疯狂迷恋上了漩涡。
先是在阴暗的小巷盯着潮湿的蜗牛一动不动地看,后面开始收集各种带有漩涡的收藏品,甚至连工作也荒废了。
这还不止。
他吃饭的时候要把汤搅成漩涡才喝,洗澡的时候要把水搅成漩涡才洗。
外人越是不理解。
秀一父亲越沉迷。
我坚信每一个螺旋里面都蕴含着一种奇妙的力量!
好了这下蚊香不用担心滞销了。
如果仅仅是怪癖,那还好。
可某天。
当桐绘来秀一家拜访时,看到了让她头皮发麻的一幕:
男友的父亲,已经病态到开始用身体“制造漩涡”。
口水拉丝,舌尖漫卷,眼球高速转动,此乃原作的“高光时刻”。
但相比白纸黑字的漫画,动画的巧妙在于还原了有牙科背景的伊藤润二对人体面部结构的惟妙惟肖的刻画,以及在细腻笔触下所呈现出来的那种血腥恐怖(gore horror)的绝佳效果。
作为黑涡镇第一个被异化的人,秀一父亲,想必你们也猜到了他的下场。
从迷恋漩涡,制造漩涡,到最后成为漩涡。
随着秀一父亲的去世,黑涡镇上的怪事更是一件接一件地发生。
他的遗体被火化,烟雾将天空染成了螺旋状。
桐绘的女同学额头上长出漩涡,大到甚至吞噬了眼球。
被霸凌的男生背后满布星星点点的瘢痕,就像蜗牛的壳。
丈夫死后,妻子落入另一个极端:
漩涡恐惧症。
她害怕到避免一切带有螺旋的东西。
到最后,甚至用刀剪掉了自己的发髻,并割掉了指纹和耳蜗……
漩涡仿佛一场看不见的瘟疫,将黑涡镇的每一寸角落都卷入未知的深渊。
小镇上的所有人都陷入了群体性的癔症,只剩下唯一清醒的秀一和桐绘。
但问题是。
同样受到诅咒的他们,能成功逃离这里吗?
02
无数异端和一场失序
二子老师笔下的恐怖效应,大多没有什么科学规律可言。
他所擅长的,是将猎奇手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最朴实的意象上繁育怪诞,从而创造另一个维度的精神世界与展现诡谲的角色切面。
最著名的富江。
她通过被人杀死来实现自我增殖,男人想得到她,女人想成为她。
人类哪怕置之死地,依然将自己喷薄不息的欲望释放在她身上。
《傀儡家族》。
懒得自己动弹的一家人,将自己做成木偶,把控制交给仆人。
最后想要拿回对身体的主导权而不得,只得沦为丝线的奴隶。
《长梦》。
能够在梦里生活很久甚至千年的男人,现实却只有短短的几小时。
他的结局是被梦境吸干精气,实现阴阳颠倒,留在永恒的梦中。
在二子老师看来,恐怖的画面永远是情绪和哲思的载体。
那些或密集、扭曲、撕扯的人物形象。
不仅撑起了日式恐怖的穹顶一角,也在冥冥中论证了人类无法被阉割的生物性。
“克苏鲁文学”的创造者洛夫克拉夫特曾说过:恐惧,是最原始的情感。
这种既无法学习也无法戒断的本能,就潜藏在生活每一寸不经意的缝隙里,好似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吓得你一激灵。
在《漩涡》里,哪怕从头到脚都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鬼魂或幽灵。
但那种恐惧却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因为过于日常而显得更无反抗之力。
漩涡,一个自然界原生的几何图形。
课堂上所学的DNA模型,女性后脑勺的丸子头,蜷成一团的小虫,雨水的水渍,发廊的转灯……
每个人熟悉的学校和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会变得可怕。
黑涡镇的居民,因为身边的人随时可能异化而逐渐变得麻木。
隔岸观火的我们,眼睁睁看一切沦为漩涡的奴隶,却无能为力。
那么问题来了:
漩涡。
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不同于原著漫画分成几个小节,通过讲述人物的单线故事,从而拼接为完整的“黑涡镇怪谈”。
动画组采用了多线穿插的叙事方式,把一部长篇漫画的叙事尽量融合在每集20分钟的泡面番里。
这样的安排,使得每个因漩涡而异化的角色,形成了点对点的呼应。
比如靠漩涡吸引男人的女生,因为太享受做万人迷的感觉,结果最终被自己的漩涡吞噬。
而另一个因为嫉妒桐绘而生长出漩涡型的头发,从而耗尽自身体能而死的女生。
漩涡于她们而言,暗指对嫉妒和虚荣的讽刺。
而迷恋漩涡而不得,最终迷失自己,甘心成为漩涡的秀一父亲;
或是漫画(动画还未讲到)里因为意外用尸土烧制出了漩涡而沾沾自喜,不停挖取死人坟土的桐绘父亲。
漩涡是他们的创作来源,却也成为了贪婪的代名词。
-您刚刚说用了别种陶土,请问是哪种土呢?
-不能说,这是个秘密。
看到这你或许能够明白。
漩涡代表的,是一种自溺。
一旦这种内心的漩涡外化,就成了荒诞恐怖的现实。
Sir想起片中的一个细节:
因为黑涡镇的死人越来越多,路边修建起许多的坟冢。
那为什么不选择火葬呢?
理由是,自秀一父亲开始,黑涡镇的人只要火化,烟雾就会形成漩涡。
说明什么?
这种漩涡会不断放大和扩散。
即。
当人性放入到群体性中,可能会进一步异化,显现出原本所不具有的威力。
黑涡镇,真的单指一个虚拟的小镇吗?
03
画不出的恐怖,才是真恐怖
故事最后的大结局,Sir当然不会透露。
虽然这是个25年前就已经诞生的故事。
但我相信对于那些看过原著,仍想要一睹动画风采,或是刚刚入坑,还未来得及观摩大师之作的萌新们来说:
番剧《漩涡》,依旧值得一个难忘的夜晚。
作为享有盛名的恐怖名家,伊藤润二的作品虽然以狂掉san值为主要画风,但如果切身感受他的作品,你会发现神奇的一点。
那就是,恐怖只是表象。
比如黑涡镇。
这里的学校里充斥着校园霸凌,原生家庭有玩忽职守的父亲;
女性以散发魅力为荣,玩弄感情,男人求爱不成,自愿被车撞死;
人们因为贫穷而彼此憎恨,整个镇子充满了浑噩与混沌的气息。
但其实呢?
纵观整部《漩涡》(包括原著在内),你会发现伊藤润二的落点,永远不只是对怪象的描摹。
他永远会将最重要的笔触留给爱,就像深渊的缝隙里透出来的阳光。
在黑涡镇走向自毁前,曾有这样动人的一幕。
相爱的少男少女,因为父母不同意被迫分离。
但最后呢?
当大家都在加速异化的时候,曾见证过两条蛇交配的他们。
双双“异变”成了一种,看似诡异,实则浪漫的形态。
势利的大人无法理解稚嫩的真情,正如这座朝气全无的小镇。
同理。
当桐绘和秀一发现父母的家和学校都不再是栖身之所。
曾经对未来的满怀期待,最终也不过是慢半拍的绝望。
漫画里,他们亲近的人一个个变成怪物。
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居民衍生出更多无法满足的欲望。
上位者把下位者的肉烤熟了分食,像漩涡一般蚕食同类。
但对桐绘和秀一来说呢?
他们从没有放弃过彼此,哪怕是在最危险,最恶心的境地里。
如果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作品是否是创作者内心的外化”。
那么结果虽然五花八门,但却能看见非常新奇的答案。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宫崎骏来说:
虽然充满童真的画风,但他却称自己的梦想是一个“被诅咒的梦想”,许多作品的内核在很多人看来也是悲剧。
最终被废弃的《天空之城》,与白龙和无脸男诀别的《千与千寻》,或是《魔女宅急便》里,再也无法和黑猫说话的琪琪。
主角们要非常勇敢地去面对世界的残酷,哪怕是以成长的牺牲为代价。
但伊藤润二呢?
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传递一种“世界很烂,但小人物还拥有彼此”的态度。
哪怕世界末日来临,但最重要的价值观,依旧是爱与信念。
《鱼》里面的女友变成浑身喷瓦斯的怪物,男友不离不弃。
捉弄别人的《双一》,用蜘蛛吓唬姐姐,但其实自己也害怕蜘蛛。
就算恶作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依旧有好好包容他的家人。
《至死不渝的爱》,为了不伤害喜欢的男孩龙介,小绿甘愿自断生路。
这就是伊藤润二。
永远用最狠的画风,搞最纯的爱。
哪怕是走向毁灭的《漩涡》。
但相信将整个故事看到最后,面对黑涡镇的陨灭,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可惜,而是觉得终于得到解脱。
因为当一个环境已经走向让人倍感压力甚至心生麻木的时候。
唯有强烈的灾变,才能在某一瞬间提醒大家感知“当下”的存在。
在Sir看来。
恐怖的衍生品越受欢迎,证明人们的情绪出口越少。
像是去年上海街头突然“集体发疯”的万圣节,或是越可怕越流行的伊藤润二。
某段时间的精神贫瘠,只有大规模的集体狂热才能稍稍疗愈些许。
所谓的鬼故事,最可怕的从来不是鬼。
令人心生寒气的。
永远是那些看似正常,实则早已变形的存在。
《漩涡》也好,伊藤润二也好。
这些作品的幸运,在于无论崩坏到什么地步,真善美永远是不变的结局。
但其他的恐怖故事呢。
那个把噩梦叫醒的人,那道属于人们的深渊之光,又在何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