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背后有两位重要的男性支持者,他们的投资为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两位投资者再次投入24亿资金,力挺这部电影。这一举动无疑将为电影的制作和推广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可能性。,,(注:由于原文信息有限,摘要内容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反映原文的具体细节。)
截至8月1日,由沈腾、马丽领衔主演的电影《抓娃娃》票房突破24亿。近期冷清的电影市场也因该片的热映,终于开始回暖。
不少人感叹“最终还是沈马拯救了暑期档”,但更准确地说,奏效的应该是“沈马 闫非彭大魔”的组合。
《抓娃娃》是导演闫非、彭大魔西虹市宇宙中的一环,此前开心麻花口碑票房颇佳的电影作品《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也是出自二人之手。
从小剧场,到春晚小品,再到电影圈,每一次沈马和开心麻花事业的开疆扩土,都离不开闫非和彭大魔作为导演或编剧,在幕后的打磨。
2003年,三个背景各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北京自由元素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就是开心麻花的前身。
一个是北大中文系的遇凯,从事出版行业,计划负责公司的运营;一个是中戏的田有良,表演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导演过几部话剧,准备担任公司的导演。
他们俩一块儿找到了当时经营着一个建筑设计公司的张晨,他主要负责出钱。
三人买了部小说《钻石王老五的幸福生活》的影视改编权,计划将其改编为电视剧,结果非典来了,剧组开不了机,第一个项目出师未捷,就此搁置。
田有良后来坚持想要做影视剧,最终在离开开心麻花后翻拍推出《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
田有良觉得他们不能闲着,得干点什么,于是将目光投向自己颇有经验的话剧领域。
前两年,他导演过中戏表演系98级的毕业大戏——话剧《翠花,上酸菜》,剧中充满了对社会热点的调侃,他延续这种恶搞风格,推出了开心麻花的第一部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
他们找来了当时出演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的于娜,刚在湖南卫视主持没几年的何炅,和当时还未成为《快乐大本营》常驻主持的谢娜。刚毕业的沈腾在里面演了一个小角色“东东”。这样的演员阵容在当时并不算耀眼。
《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的海报
然而,经验不足的他们,还是直接租了中央戏剧学院可以容纳千人的逸夫剧场,并且一口气预定了40场演出。对于民营剧团来说,先在80-200人的小剧场试演,成功后再逐步将舞台搬到更大的剧场中,是更为安全稳妥的选择。
结果由于团队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关注度不足,再加上逸夫剧场位置不佳,常有交通管制,观众数和演员数持平是演出常态。
最惨的时候,一场演出只卖出了七张票,开心麻花的领导和演员们在大雪天里给这七个人一一退票,报销路费——一场演出的成本数万,他们承受不起为这七个人演出带来的亏损。
40场演出,上座率惨淡,但口碑已在默默发酵。
在当时,市场上的话剧大都风格严肃,《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则没有那些字正腔圆的腔调独白,而是充满了各种搞笑段子、社会热点事件盘点,形式上也不仅仅拘泥于话剧,魔术、相声、舞蹈,什么都来点。
何炅、谢娜、沈腾在综艺中复刻当年的话剧造型
第二轮演出时,舞台换到了海淀剧场,虽然还是千人剧场,但效果大相径庭。
在海淀,他们找到了他们的受众——熟悉互联网恶搞风格,需要喜剧来排解压力的年轻白领。这轮演出爆了,跟着他们从中戏转战海淀剧场的黄牛们,平均每人赚了八千块。
《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可以说是开心麻花的开山之作。2008年,张晨等人想用“麻花”注册一个品牌名字,到了工商局,才知道由于“麻花”是食品,不能用于注册文化类商标,必须加个前缀或后缀。
他们现场开玩笑地说了好几个名字,工作人员也跟着想,随口说了句“开心麻花”,大家就报了这个名。
注册完后,张晨的同学说:“你这也太土了吧,这哪像个公司名?”
张晨说:“歹名好养活,叫叫也顺了。”
第一部话剧曲折获得成功后,开心麻花陆续推出了好几部延续风格的贺岁话剧,剧团在北京的知名度逐渐上升。
另一方面,在“一拉一”的举荐下,观众们熟悉的麻花阵容也逐渐形成。这个“一拉一举荐”的源头,是沈腾。
2003年,沈腾即将从军艺毕业,有个女同学给他递了个剧本,说这个剧团正在招聘新人。他看了看,觉得本子不错,就去应聘了。
年轻时的沈腾
应聘当天,他以葛优瘫的姿势瘫坐在沙发上,等待面试。事后,导演对沈腾说,当时他不是靠面试时的小品表演拿下的这个机会,而是这个姿势。
其实,当日沈腾之所以瘫倒在沙发上,不全是个性使然,更多的是因为当时他刚做完痔疮手术。
就这样,沈腾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开心麻花。
闫非是沈腾在军艺的师弟。2003年开心麻花第一部话剧演出时,闫非就偶然看过,非常喜欢。
四年后,在沈腾的推荐下,当时在小剧场靠执导小型话剧维持生计的闫非与好友彭大魔,正式进入了开心麻花。
三人合作了《疯狂的石头》话剧版,沈腾是导演,闫非、彭大魔是执行导演。黄金搭档就此基本形成。
《疯狂的石头》话剧版海报
当时,他们三人各自拉了不少北漂不顺的同学好友,进入开心麻花。
艾伦是彭大魔在北电的师哥,毕业后,他天天拿着简历,在北京的几个剧组驻扎的宾馆盲目地挨个儿走,如此跑组跑了两年,跑来了几个龙套——在《京华烟云》里,他演个邮差,一共一句台词;在《幸福像花儿一样》,台词有一页纸,已足以让他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师弟彭大魔当年在学校看过他的毕业大戏,觉得他适合话剧,就问他愿不愿意来麻花演戏。艾伦想着,有演出机会就去吧,演什么不重要,就这么加入了麻花。
毕业后魏翔找不到戏演,生活窘迫,几乎要放弃北漂,同班同学彭大魔拉了他一把,将他举荐给了开心麻花。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中的魏翔
宋阳也看过开心麻花的第一部剧,他是沈腾的师弟,但两人在学校时只是认识,并不相熟。
2005年,毕业三个多月还没找到工作的宋阳打电话给师哥沈腾,小心翼翼地问能不能来干点啥,不演戏也行。沈腾爽快地答应了,让他来面试。
杜晓宇则是沈腾住对门的同班同学,沈腾在导演《疯狂的石头》话剧版时,觉得有个角色挺适合他,便叫上了他一起。
马丽从中戏毕业后,在林兆华导演那里演严肃话剧,因为家里刚破产缺钱,她同时也去别的剧场做客串演员,在小剧场中和导演彭大魔有过合作。
一次,马丽在话剧《满城全是黄金塔》中出演一个考古学家,虽然戏份仅有几分钟,但她每次出场都效果极佳,让台下的观众捧腹大笑,其中就包括彭大魔和何炅。
马丽在话剧《满城全是黄金塔》中扮演一个考古学家
因此,在《疯狂的石头》中有演员临时不能出演时,彭大魔立刻想起了马丽,联系她救场。
巧合的是,在被联系的几天前,马丽刚作为观众看了《疯狂的石头》,她一连看了四次,欲罢不能,心想要是能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份子,该有多么荣耀。
几天后,橄榄枝就这么抛来了。
开心麻花中,最先尝到火起来滋味的,是马丽。
她和何炅自2010年起,在湖南卫视的元宵喜乐会、春节联欢晚会多次搭档,推出《超幸福鞋垫》系列小品。
最初湖南台让何炅准备个小品节目,就缺个女演员,他向台里提名了马丽。在大家担心没人认识马丽,不知道她能不能行时,何炅向周围人保证:“我觉得她肯定行。”
马丽在小剧场演话剧时,何炅曾经将她演的同一部剧看了三次,甚至还曾偷偷录下马丽表演的喜剧片段,在之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心情不好了就翻出来看看。
在《超幸福鞋垫》小品中,剧场外的观众第一次认识了这位自我介绍为“来自台北的Mary”,实则来自东北的马丽,以及她那标志性的豪迈笑声。
马丽与何炅合作小品《超幸福鞋垫》
而作为一个喜剧团体,开心麻花中更多人的成名,要归功于春晚的亮相。
2011年,第八届央视小品大赛向开心麻花团队发出了邀请。团队将这份邀请最终交付到了闫非、彭大魔两位导演身上。
一开始,闫非、彭大魔想了几个晚上,也没能想出令人满意的创意,由于觉得自己无法在短时间内拿出一个精彩的小品剧本,决定放弃。
但开心麻花的创始人张晨和CEO刘洪涛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几个人商讨过后,决定将此前闫非、彭大魔导演的《乌龙山伯爵》的开幕戏,改编为讽刺房地产行业的小品《落叶归根》,由常远、王宁、艾伦出演。
这部小品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开心麻花也因此吸引了春晚导演哈文的注意力。2012年,由闫非、彭大魔编剧导演,沈腾、艾伦出演的小品《今天的幸福》,和常远、王宁出演的小品《天网恢恢》一起登上春晚舞台。
此后,闫非、彭大魔的作品连续多年登上春晚舞台,小品《今天的幸福2》《扶不扶》《投其所好》都是他们的作品。
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
实际上,春晚要求严谨的工作模式,和闫非、彭大魔以往的工作风格大相径庭。
开心麻花的包袱,往往是在讨论和演出中一遍一遍改出来的,因此每场演出没有绝对一样的。那句经典的“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邪(无鞋)”,就是直到直播前两三天,才突然想到的包袱。
这就导致第一次上春晚时,直到录备播带当天,开心麻花团队在还在修改剧本和台词。春晚总导演哈文因此被严厉批评。
平日工作时,开心麻花也是散漫惯了。
马丽因救场《疯狂的石头》第一次来麻花排练时,特地收拾了下自己,穿了件裙子。结果一到现场,发现大家伙吃吃喝喝的,地上全是零食,甚至还有人在一边打牌斗地主——边玩边创作,是开心麻花的工作风格。
闫非彭大魔直言,他们的包袱都是聊出来的。酒桌上、火锅边,聊着聊着,好段子就出来了。
而春晚小品则是“急活儿”“累活儿”,闫非曾坦言,创作到后期,他已经“不是为了上春晚而上春晚,而是一定要给一两个月的努力一个结果,即使它不完美也要上”。
沈腾则豁达得多,一到审节目就拉着闫非泡温泉、按摩,劝他不用想那么多,毙了就老老实实回家过年。
反反复复的煎熬,最终换来了一些人的成名,尤其是沈腾。
他在系列小品中饰演“郝建”一角,那几年几乎成为了东北大叔的代餐。
沈腾春晚初登场
第一次上春晚时,沈腾的女友家人招呼一大帮亲戚,守着电视看春晚。看到节目时,大家还以为女儿的男朋友是那个180 的大高个儿艾伦,知道沈腾是“郝建”时,大伙儿都沉默了。
“郝建”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沈腾,但却不一定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春晚后去三里屯买鞋,沈腾低头试鞋,旁边的小女孩兴奋地问:“你是不是郝建,是不是郝建?”甚至有人直接叫他“郝先生”。
2014年,沈腾接受《鲁豫有约》访谈时表示,大家都以为自己真叫“郝建”,假如自己出演个电视剧、电影的话,宣传沈腾?好像没有什么力度。
几年后,也许已经有人不知道“郝建”是谁,沈腾这个名字却成了中国喜剧电影绕不开的名字。
2012年年底,徐峥执导,徐峥、王宝强、黄渤等人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口碑票房双丰收。
“怎么样,哥几个,咱们以后是不是得把电影当作一个正儿八经的事?”组织全公司观看《泰囧》后,张晨、遇凯等人聚在咖啡厅聊天。
事实上,开心麻花早有想法进军电影业。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开心麻花已经拥有近20个原创话剧剧本,并且这些剧本经受过市场的反馈。同时,开心麻花旗下也已签约一大群演员、编剧、导演。
初入新领域,开心麻花选择通过改编成熟的话剧剧本入行。一开始,大家选中了由闫非、彭大魔导演,曾拿下过北京话剧年度票房冠军的《乌龙山伯爵》。结果改编剧本审核未通过。
2014年,故事性强,内核温暖,受众层广泛的话剧《夏洛特烦恼》,被选中率先开发——值得一提的是,《夏洛特烦恼》的第一版剧本,本就是闫非和彭大魔为电影所创作的,只不过阴差阳错之下,它最终先登上了话剧舞台。
话剧《夏洛特烦恼》剧照
闫非、彭大魔的灵感来自于2010年的一则天涯热帖:“假如有一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趴在高中的课桌上,阳光洒进教室,你忽然发现现实的一切原来都是一场梦……”这篇帖子让他们有了很强烈的回顾青春的冲动。
闫非承认,以前开心麻花的剧目都是七拼八凑的包袱,很多人都是把开心麻花当春晚看。
从《夏洛特烦恼》开始,闫非、彭大魔越来越意识到通过讲好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来传达东西的重要性。
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夏洛特烦恼》可以算是麻花剧里包袱最少的,登台前,领导甚至担心它不够喜剧而不符合观众需求,但观众给的反馈是,他们从这个有笑有泪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惊喜,许多观众会在网上发小作文表达他们的感想。
虽然话剧《夏洛特烦恼》已演出过几百场,收获了不俗的反响,但闫非、彭大魔对于进军电影业还是没有底气,毕竟他们电影阵容中的大部分都是麻花演员,缺少扛票房的大腕明星。
何炅在微博上帮忙宣传《夏洛特烦恼》
最后的市场反馈,远超他们想象。2015年国庆档上映后,制作成本共2100万的《夏洛特烦恼》拿下了14.41亿元票房。
“马什么梅?什么冬梅?”、袁华出场时自带《一剪梅》BGM等片段,成为至今经典的热梗。
这部电影之后,沈腾的电影事业也由此起飞,片约纷至沓来。之前人人都只知道他叫“郝建”,《夏洛特烦恼》火爆后的几年,“含腾量”甚至成为一部影片能否成功的判断方法。
舞台越来越大后,有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也有人默默离开。
2016年,合约到期后,作为开心麻花早期功勋演员的王宁选择离开开心麻花,不再续约。
离开的原因,至今不明。和开心麻花有过多次合作的编剧邢文雄则透露,王宁的离开,与电影《夏洛特烦恼》的换角有关。
一群一同走过艰难岁月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其中某一个人被落下。
最初,《夏洛特烦恼》中的马冬梅一角,也并非由出演话剧版马冬梅的马丽饰演,投资方觉得她不够漂亮,不够有名气。马丽满心期待地等了三个月电话,最终等来一场空。
但这一次幸运的是,《夏洛特烦恼》原定的女主演后来因故辞演,马冬梅一角最终还是落到了马丽的头上。
《夏洛特烦恼》剧照
然而,幸运的故事不会一再上演。
在《西虹市首富》中,沈腾旁边的女主角变成了台湾演员宋芸桦。
沈腾曾解释称,这部戏一开始定的是他和马丽主演,但闫非彭大魔写着写着,觉得这个角色并不适合马丽。
闫非则称,他们对于这个角色的设定是一个台湾女孩,因此选角的原则就是找一个会演戏的台湾女演员,不让东北人马丽演,反而是在保护她。
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马丽还曾感慨闫非、彭大魔太了解自己。“好多人看了戏问我,台上那女孩是你吗?其实真不是我,但是导演就是按照我去写的。闫非曾经跟我说过‘你是我永远的女一号’。”
从小剧场跨界到大银幕,更大的市场上容不下太多的量身定制。此后马丽也出演了多部麻花之外的电影,却时常陷入烂片困境。
《夏洛特烦恼》获得成功后,闫非、彭大魔成立了西虹市影视公司。前两大股东闫非和彭安宇(即彭大魔)分别持股32.5%,开心麻花作为股东之一,持股15%。
因此,外界纷纷传言闫非、彭大魔和开心麻花分家了。
对此,闫非曾作出过澄清,他表示成立西虹市影视还是开心麻花创始人张晨提出的意见,并且张晨也会时常来串门,“跟视察工作似的”。
对于外界期待的“西虹市厂牌”,闫非也表示他们没有预期,走一步看一步。
他们此后在影视上的动作,确实也如自己所说的一般随性。
《夏洛特烦恼》之后,他们本想“做一个富有的企业家如何培养自己孩子接管企业”的喜剧故事,并将这部电影的剧本名暂定为《资本接班人》。
他们依旧遵循着过去散漫自由的创作习惯,边玩边创作,且彼此之间没有明确分工,在创作时谁对这一桥段感受更深刻,就由谁先执笔完成,再一起讨论修改。
闫非、彭大魔一直都是没有明确分工的共同创作
某天他们在三亚度假时,接到了环球影业的高管的电话,电话中,环球表示希望他们可以改编一部好莱坞老电影《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
听到“一个月花光十亿”这个剧情点,闫非和彭大魔非常感兴趣。于是,《资本接班人》这一项目就只能暂且放一边。
这个一个月花光十亿的故事,就是电影《西虹市首富》,而《资本接班人》一放就是好多年,直到今年,它才改名为《抓娃娃》,在暑期档上映。
2019年的《李茶的姑妈》之后,开心麻花出品的多部电影被称为“洗钱之作”,曾经由闫非、彭大魔一炮打响的麻花电影口碑岌岌可危,在《独行月球》中,沈马组合不再是喜剧质量保障,而成了赚票房的噱头。
另一边,闫非、彭大魔这两个黄金搭档无欲无求,却稳扎稳打,从《夏洛特烦恼》到《我和我的家乡》中的《神笔马良》,每部作品都至少做到了可圈可点。
他们曾直言,自己不可能成为赚钱型导演,因为太低产了,佛系躺平的他们每天玩的时间比创作多很多。
一次采访中提到最难忘的旅行,闫非说起了两人一起去法国的经历,从中可以瞥见他们从生活出发、随性的创作方式。
那次是老总带他们去看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说应该多接触戏剧圈子。
结果他们实在看不懂也听不懂,坐不住,所以只看了开幕大戏,就跑去看街头表演,看杂耍,买东西。
老总知道了后问:你们来这干吗的?我买了那么多话剧票。
闫非对老总说:别失望嘛,我们第一次来法国观光,总得先了解风土人情。看戏是更高层面的追求,我们看一场戏已经很给你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