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七夕票房冠军」电影在保守改编的背后展现了其不寻常之处。通过对原著的巧妙调整,影片成功吸引了观众并赢得了高票房。其在保持原作精髓的同时,注入了新的创意元素,使得这部电影成为备受瞩目的佳作。
作者 / 笔鸣
编辑 / 彼方
排版 / Eis
今年暑期档,同样也是各路动画电影你争我夺的战场。小黄人等好莱坞作品和日本动画仍凭借粉丝群体持续获得稳定的票房,《异人之下》和喜羊羊等IP大作逐一登场,其它如《落凡尘》等没有粉丝基础的作品亦在苦心经营。接下来的暑期动画票房,看来将由追光的《白蛇:浮生》一锤定音。
以一年一部高频度推出动画电影的追光动画一路筚路蓝缕的走来,每部电影的票房一般都稳定在5亿上下,而在摸爬滚打多时之后,终于在去年以一部《长安三万里》赢得意想不到票房的大爆,很可能影响追光接下来的方向。
但另一方面,追光团队也面临着诸如人才流失等磕绊,在创作团队的构成上也有着明显的变化,例如之前执导两部白蛇的黄家康导演如今便不再执导第三部。
豆瓣目前已经开分,评分为7.1
对于目前正处于转折点的追光来说,这部《白蛇:浮生》很像一部在多个项目间过渡的作品,整部电影不功不过、四平八稳,选择了一种完全基于白蛇传的故事文本进行轻度改编的策略,而不同于之前几部电影借神话ip写全新故事的方法。
下文便让我们看看这部电影的剧作模式。
01
当下的《白蛇:浮生》
《白蛇:浮生》的大多数桥段撷取自我们耳熟能详的流传最广泛的白蛇传故事,承接了之前的《白蛇:缘起》的结局部分。
本作中,白娘子在回想起与阿宣的前缘后与小青下山找到许仙,与其相遇结缘并成亲,后却被憎恶妖物的法海强行拆散。在一番大战后许仙被法海带走,故事止于青、白二蛇准备前往金山寺救出许仙的情节点上。该情节后接《白蛇2:青蛇劫起》开头的“水漫金山”戏,这也使得这部电影看上去不是白蛇的第三部,而更像是处于中间的“白蛇1.5”。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以过去的白蛇故事为标准来从头细数,对整部影片的剧作编排做如下整理:从开头许白二人相遇到二人结亲为一幕,中间包含游湖、蓬船相会、订盟、结亲几段,自许仙打算开药铺到法海登场收服鼠妖为一幕,中间包含盗库银、开行、鼠妖散瘟、山中采药、道人赠符、官府追赃、逐妖道几段,由法海开始追查青白二蛇到法海发现白蛇为一幕,中间包含宝青坊唱戏、端阳酒变、盗仙草、疗惊、小青相亲几段,再之后是一个有较大程度原创的高潮戏,最后在断桥上结局,只不过这里的“断桥”戏不是悔过的许仙与白娘子复合的尘埃落定,而是下接“水斗”戏的山雨欲来。
传统故事里的“断桥会”
《白蛇2:青蛇劫起》中开篇的“水斗”戏
从剧作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不用多说,白蛇传的原始文本毕竟是中篇的传奇故事,若要适应银幕势必要经历删改,但《白蛇:浮生》的改编策略堪称朴拙。
与前作相比较的话,《白蛇:浮生》显然没有《白蛇2:青蛇劫起》中大胆张扬的“穿越”设定,这点自不必提。而对比《白蛇:缘起》——《缘起》的剧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阿宣和小白在探寻小白身份真相的过程中接连不断地遭遇来自国师和蛇族的攻击,并且无论小青还是捕蛇村民,都因有着自己的不同想法而不断与对方产生冲突,高潮段的争斗中胜利在各个角色、各个势力之间反复易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让观众十分过瘾。此外,《缘起》的总时长虽然不到一百分钟,但却完整演完了上述的大量剧情,这也要归功于影片节奏十分紧凑。
《白蛇:缘起》高潮段的精彩之处在于一个接一个的转折不断发生,一个个段落中,各个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台,情节跌宕起伏
而《白蛇:浮生》则如大部分其他的追光影片一样,整部影片达到了近130分钟的长度,但是情节结构却非常松散。剧情以段落式乃至碎片化的小情节的形式,排布于时间轴上。各个段落之间除了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缺乏前后铺陈的紧密关联性,再加上《浮生》中保留了来自原作的大量日常戏,就使得整部影片的观感如同一部平淡轻松的爱情轻喜剧。这种日常感若是电视剧集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大银幕上的商业片,就很难说是否合适了。
《白蛇:浮生》的剧作策略大致是这样的:将影片划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以一个传统节日作为开头。在法海与白娘子初遇斗法的高潮段之前,每个段落铺陈进几个基于原作改编的小段落,小段落则通过大量的喜剧桥段来增加趣味性和填充时长。
这些段落的改编策略则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引用原始故事的日常情节,在此基础上增加喜剧情节的,如蓬船初遇、订盟、赠符、疗惊几段。
第二种是有一定改编的、带有奇观情节和动作戏的桥段,如散瘟、官府追赃、宝青坊唱戏、小青相亲等戏,这些段落穿插于喜剧情节之中,通常以喜剧开头,直到段落结尾推动剧情发展时提起一股紧张感,但往往随即又被下一段日常情节冲淡。
第三种则是改编自原作关键情节的大场面、充满奇观的冒险戏,如逐妖道、端阳酒变、盗仙草几段。在此改编的基础上再加上属于追光宇宙里的,相互关联的情节:如许仙前世的回忆、宝青坊主的《西厢记》演出,便大致是高潮段前的剧本架构了。而作为商业片必须要有的高潮段落大场面,由于“水斗”戏已经被放在了《白蛇2:青蛇劫起》里了,所以影片原创了一段青蛇白蛇与法海提前斗法的段落,而这一原创段落主要做的,则是重新塑造了许仙的形象。
为此,我们再从角色塑造的角度分析其剧本:剧中许仙角色弧线的核心矛盾在于许仙还是不是前世的阿宣这一问题,在影片前段许仙以传统的懦弱书生形象登场,而到了高潮段,则为许仙添加了利用行医的针灸知识阻止法海施术,在宝青坊中收服金毛犼,并学得消耗性命对抗金犼的方法,从而在决战部分牺牲自己救下白娘子的情节,这种种行为与《白蛇:缘起》中阿宣的行动非常一致,从而回答了影片核心矛盾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影片中许仙拥有完整的角色弧线。
相对而言,白素贞的故事线就不是那么突出了,在《白蛇:缘起》中小白从一开始的失忆戏来展开对自我的探寻,最后在与阿宣的冒险中完成了自我人格的确立。而到了《白蛇:浮生》中,白娘子的角色弧已经非常完满了,于是在这部影片中为白娘子提出的新的人物矛盾在于:要不要放弃辛苦修来的法力以凡人的方式生活。
但影片中并没有展现白娘子放弃法力后有多不方便的状况,实际上当危机来临时白娘子很快就重拾了法术,并没有因为这一问题造成什么困扰,而白娘子担忧因使用法力会引来祸端也并未体现,因为端午白蛇现形并非白娘子主动使用法术之故,法海能找到白娘子也是通过追查小青找到的。再加上水漫金山及被镇雷峰塔下等戏不在影片中,使白娘子在影片中人物的塑造受到一定的弱化。
而小青在影片中的角色功能主要负责在情节之间穿针引线,作为整部电影中最为主动的角色推动了诸如“盗库银”等情节的发展,法海亦是通过小青才追查到白娘子的。不过在以许、白二人爱情为主线的故事中,小青很难参与进这一主线,这使得小青在影片的许多时候都作为一个“吐槽役”存在。如果与后作《白蛇2:青蛇劫起》中重点渲染青、白二人的情谊之主线相联系,就会显得有些方枘圆凿。
其它角色方面,姐夫李公甫延续了前作,也是他的前世“肚兜”狗的角色定位,在影片中主要负责卖萌耍宝,宝青坊主的定位亦类前作,作为一个富有魅力的“客串”型角色为主角提供帮助。而本片中的新角色,同时也是反派的法海,则延续了过往影片中法海作为一个偏执的卫道士的设定,不过细说的话,过往的设定颇为复杂,为了解清楚这一点,下文就让我们看看“白蛇传”的过往。
02
前世的白蛇传
《白蛇:浮生》虽基本按照白蛇传的老故事改编,但若打破砂锅、穷究其理,影片中的种种与老故事所不同的细节,却能反映古今之别,也能使我们以古鉴今。
就古代而言,白蛇传的故事大致起于南宋,作为勾栏瓦舍的话本被口口传唱,但未被记载。直到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才收录《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是可考的最早的白蛇传雏形故事。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记载于《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
彼时受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加快,城市中形成的市民阶层对精神消费提出需求,因此这些民间故事不同于原先由士大夫阶层所创造的、带有个人情操和儒家思想的古典文艺,更多地去迎合了市井平民的娱乐胃口。因此其主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民众旨趣,其思想多受到佛道这两家更多流行于下层民众的宗教的影响。
白蛇传亦是如此,在其最早版本当中,无论是《西湖三塔记》或《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都是以害人妖怪的形象出现,其“妖性”大过“人性”,最后其被高僧收服,带有劝男子莫沉迷女色的道德宣教目的。
之后其在市井传唱中被改变。作品的道德宣教意义减弱,更多表达俗人情性,白娘子逐渐从害人妖怪转变为有人性有真情的妖,许宣也从害怕妖怪的受害者转变为虽然懦弱却也有情有义之人。在清代乾隆年间,出现了方成培版本的《雷峰塔传奇》,这部唱戏用的话本是当今流传最普遍、最广为人知的版本,我们熟悉的白蛇传故事里的桥段,从白娘子出山到水漫金山,再到最后许仕林祭母等戏皆可见于此本。
此外,清代盛行的弹词因常作为闺阁女性的读物,因此也做出了面向女性的改编:白素贞的形象更加美丽坚强,许仙逐渐变为知晓了白蛇真实身份仍不变心的坚定之人;但法海的形象则一直相对正面,法海虽然拆散了白许二人,但他也不过是一个神佛天数的执行者而已,并非反派。
待到清末民国初,法海的形象越发反派化,说书里逐渐多了法海为蛤蟆精转世,最后被打入蟹壳中的情节。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将法海比作封建伦理道德的维护者,确立了此后文艺中对法海形象的批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在52、55年两次改编京剧剧目白蛇传,将白素贞塑造为冲破封建礼教的新时代女性,许仙也学会了与自己的恐惧相抗争。其中反映的,既是新中国的精神风貌,也是当时知识分子对意识形态的思考和树立。
不过,民间流传最广的仍是方成培本的《雷峰塔传奇》,我们童年耳熟能详的《新白娘子传奇》的大部分情节皆来自其中。《新白娘子传奇》盛行于90年代到千禧年间,彼时正值电视走入千家万户,人民对于精神娱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一背景与宋明时市民阶层兴起发展的情况多有相似,无怪《新白娘子传奇》和许多童年电视剧一样大量流行了。
由此可以看到作为民间故事的《白蛇传》可以如何应时代变化而变,除此之外亦有如徐克、李碧华的《青蛇》这样的刻意颠覆之作。而在动画方面,还曾有1958年由东映公司推出的日本第一部动画长片《白蛇传》,其中可以看出迪士尼的影响。
那么《白蛇:浮生》又如何反映当今时代呢?
《白蛇:浮生》对于先前的流行的白蛇作品显然多有借鉴,这从此电影在片尾曲中请来赵雅芝、叶童来演唱便可见其对于《新白娘子传奇》的致敬。在情节相仿的基础上,又如京剧中那样,对白娘子、许仙形象进一步美化,并丰满小青的性格。而反对封建礼教、宗教已非当世之急,法海的形象也从邪恶的反派逐渐回归为一个性格比较偏执的法师,这一改编方式不仅见于《浮生》中,2011年李连杰版的《白蛇传说》、2019年的戏曲片《白蛇传·情》等当代影片皆如此设计。
粤剧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中的法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创作策略从“情节主导”到“人物主导”的转变:编剧剧作应当以情节为先还是以人物为先,一直是一个编剧层面饱受争论的话题。
对于作意好奇的古人而言,古时的白蛇传无疑是以情节为先的,昔时人听故事,追求故事的曲折离奇,情节跌宕,以满足市井民众的乡俗野趣。因此古时的白蛇传中的主角们看起来充满人格缺陷,白娘子会偷盗库银首饰给许仙反害许仙两次被发配,许仙则会怀疑妻子而劝饮雄黄、将法海带回家中。在这里,情节是否够波折起伏是排在第一位的要求,人物是否讨喜则居于其次。
而对于今人而言,尤其是ACG领域,角色叙事已经成为商业作品的重要策略。人物作为一个个具有价值的ip,其是否能够招人喜欢往往成为剧本创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情节性则退居其次。因此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被塑造得更加优秀,这也是浮生中着力塑造许仙形象的原因之一。
所以若与古时白蛇传相比,便能看出今时作品常常角色更加高尚,而情节的波折性有所减弱。(况且对古人而言情节曲折离奇的作品,对于饱览海量信息的今人而言,情节可能也没那么离奇,甚至有些“烂俗”“狗血”了)。
而古人在追求离奇时,为了解释这种离奇,为其赋予合理性,又常常搬出天道命理的说法。例如在解释白娘子盗仙草后为何未受神仙追责的原因是,白素贞命定有此一劫,神明也不便干涉,诸如此类,乃至整个白蛇传的故事亦被解释为注定的因缘。
这其中包含的古人的天命观如今已不合时宜。一来宿命论不符合当今主流价值观,二来将主角的种种行动归因于命运使然也会弱化主角自身的意志,干扰角色塑造。因此可以看到,如今神话改编作品,或是像乌尔善的《封神》那样,对天命因果采取模糊化的处理,或是像《魔童降世》那般直接反抗天命。《白蛇:浮生》无疑是前者,在隐去天命作用的情况下,更多强调主角以自身行动战胜困难,这样也更符合一般商业片剧作中对角色塑造的要求。
至于今日的《白蛇:浮生》,之于《新白娘子传奇》的千禧年代又有所不同。《白蛇:浮生》所面向的人群,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快节奏、高压的城市、网络生活,与互联网及义务教育所带来的知识——所造就的一个介于中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庞大阶层,他们或为学生或在写字楼中从事白领工作。这一Z时代的阶层既带有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感,也具有小市民的娱乐追求,因此对文艺作品追求一种道德与娱乐性的调和。
另一方面,城市中的原子家庭,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一代,往往既享有家庭全部的宠爱,也担负家庭全部的责任,这使得其婚姻观和爱情观变得更加谨慎小心,反映到影片中,即是寄希望于美好的“纯爱”,对于以往作品中带有俚俗情节的、戏剧化的“情感纠葛”多有排斥。
最后,不同于传统劳动者通过具身的实践把握身边的事物,虚拟的网络通过语言所阐发的种种概念交流信息,也推动了影视剧作的“高概念”化,无论是《新神榜》中的“赛博朋克”还是是《青蛇劫起》中的“大女主”,乃至追光一直号召的“新国风”,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凝结成一个个“概念”,先行于剧本之前。
03
明天的追光动画
如果回顾追光一直以来的影片,可以看到其改编模式从最开始《小门神》等三部影片的完全原创,发展为《白蛇:缘起》之后“新神话系列”等在既有故事之上进行原创,再到《长安三万里》至今日《白蛇:浮生》转变为基本遵循历史和传说的原始文本进行的一定程度的改编的模式,追光动画的创作似乎呈现出一个不断“回缩”的趋势。
但规避原创对于追光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去年的《长安三万里》迎来的票房大爆,似乎为追光指明了接下来的方向。虽然《长安三万里》在大获成功时《白蛇:浮生》必定已经在制作当中,不可能被其决定,但是其实从《新神榜:杨戬》中我们其实已经可以窥见追光动画的逐渐转向了。
《新神榜:杨戬》的故事不似之前的《哪吒》《青蛇》那样另起炉灶,而是基于原本的沉香劈山救母来做改编,并且《杨戬》的后半段也明显减少了此前宣扬的“国风朋克”元素。考虑到《杨戬》之前的新神榜系列虽然票房稳定但一直未见突破,追光或许早便在思考发展新方向了。
虽然原创剧情占多,但已经能窥见《杨戬》中回归“劈山救母”的传统故事的端倪了
另外,《长安三万里》另一个影响在于追光的战略合作层面。《长安三万里》中对国风的展现,对诗词文化的宣扬不仅在动画受众中,在普罗大众中,乃至在学龄观众中都起到了宣传中华文化、树立民族自信的良好影响,这就使其受到官方的青睐。
今年龙年春晚中我们便可以看到西安分会场中《长安三万里》的李白以AR影像的方式出现在央视舞台,并且其也荣膺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影片、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此外,追光公司也与西安市政府达成文旅合作项目,与飞猪旅行推出IP同款暑期研学线路。
这一让动画与官方合作的策略同样也发生在今年《白蛇:浮生》上:《白蛇:浮生》于故事发生地的杭州举行首映礼,并与杭州市政府、杭州市旅游局达成文旅合作规划,做出中国式的“圣地巡礼”,加入“杭州奇妙夜”的活动中,并策划了“浪漫一夏浮生会”系列子活动等等,加入到文旅产业大潮中。这一策略很有可能在将来延续。
龙年春晚的《长安三万里》
杭州《白蛇:浮生》首映式
考虑到追光三国题材的动画《三国第一部:争洛阳》已经备案,追光接下来大概会沿着《长安三万里》的成功路线继续这一战略,即通过以传统的方式,遵循已有文本创作轻度改编的故事,同时在商业层面达成官方合作,在艺术层面则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至于接下来这一战略是否真会实施,会如何实施,就需待来年的《聊斋:兰若寺》见分晓了。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