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横店当群演》一文讲述了作者在横店作为群众演员的经历与感受。通过这段特殊的演艺生涯,作者深刻体验了表演的不易,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和人生的新认识,实现了自我“重生”。
业内第一个要求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文化成绩须达到普通文化专业本科线的院校,是上海戏剧学院,据说此举可以让文化成绩较好的表演专业考生增加被录取几率。
而上戏、中戏、北影、中传等这类院校每年参加校考的考生人数不定,作为业界顶尖学府,招生人数常年保持在200名左右,然而每年全国报考影视表演类专业的考生则有8万-10万人。
录取率低的直接原因是就业情况不够乐观,行业内不需要常年储备数万人规模的专业表演人才,导致开设影视表演专业的公办本科院校很少,全国范围内也只有50所,这也是开设影视表演专业的院校中,民办院校居多的原因之一。
据2024年官方数据统计,从2020年开始,全国报考表演类专业的考生人数每年增长13.7%左右,而录取比则是194:1,比985大学录取率还低。
然而即便考上上述院校,按业界标准,只能说明他们是该学校的学生,不是演员。
从学生到“演员”,需要一个过程。即便在某专业院校《202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指出,该院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29%,对于已经熟悉其中统计逻辑的业内人士而言,这种“就业”的统计标准一言难尽——
因为演员这个职业很特殊。
通常演员签下经纪公司后可视为“就业”,但签下经纪公司不代表这个演员能“开工”。按照行业惯例,一位职业演员平均一年至少有超过半年的时间在戏上才算正常就业。但对于影视行业而言,演员的“寒冬”早于202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几年前央视调查显示,表演类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左右的跨行概率为70%。很多演员纷纷转行。拍戏难、难拍戏,普通科班生在学校时就要与自己的前辈、同届、后辈,以及活跃在一线城市的同行们竞争,其中有些还是“野路子”,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但“人缘”极好,出道时间早,路子广,相较于学生和新人更有竞争优势。
这让一个演员的成功路更显坎坷曲折。
作者 | 布赫
编辑 | 小白
排版 | 板牙
01
平台展示,垂直社交
北京飘Home酒店,曾经是业内知名的“跑组酒店”,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各路经纪人带着演员进剧组房间投递资料。当然,“个体”演员也会带着简历过来碰碰运气。
“太年轻资历不够,认识的人不多,大剧组进不去,小剧组里我和其他大学生甚至普通群演没什么区别,为了争有一两句台词的角色打破了头。这种感觉太累,可是如果签了经纪公司,还要忍受充当‘资源列表’的无奈,觉得自己过去学了那么多表演知识,到头来竟比不上素人,要命的是现在没找到新赛道,每条已知‘赛道’都挤满了人……”
一位个体演员说,他毕业后直接去了横店当“横漂”已有两年,距离央视调查的“三年之约”还剩一年:
“以前当演员还可以利用信息差把自己包装得高大上,现在手机随时记录曝光,大家都知道拍戏是怎么回事,演员也失去了以前那种神秘感。这种身份落差和当年考上表演系时的意气风发对比太强烈,需要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给自己加油,说服自己总能当一回主角。”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年轻演员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抱团形成“小圈子”,资源共享,互相介绍,无论广告还是影视剧,抑或其他机会统统来者不拒。
除此之外,有些在学生时期就意识到“圈子”重要性的演员们,大二大三开始就广交朋友,通过老师、同学和校外的关系寻找进组拍戏的机会。直到今年毕业季,许多在校学生完成了身份转换:
一部分有“远见卓识”的学生签约靠谱的公司成为旗下艺人,通过此前的表现获得重视。一部分则抱定决心先自己闯荡两年,看能不能在圈子里遇到贵人,找到好剧、好角色。
还有一部分人,已经不知不觉中放下了“我是个演员”的执念。
03
道心难持,自省平生
什么最能破一个演员的道心?
戏外没人认识,戏里没人重视。
“如果一个演员毕业五年后还没有任何发展,或者直白点说‘不红’,那么真的建议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换个职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PAPI酱,靠短视频一朝成名天下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大器晚成。更多的是承受外界,尤其是家庭的压力和同学、同行之间的攀比。”一位已经转型幕后从事演员招募工作的“前演员”说。
像他这样选择的同学不在少数,家境相对优渥的同学尚能支撑一两年,靠家里接济度过等戏拍的日子,熬不住的干脆直接回家做生意。
“学几年表演,如果不当演员的话,最大的好处就是外表、体型和演技确实能让自己加分。”他说,“一些面容姣好的同学当起了主播,还有一些我认识的同学去广告公司和保险公司上班,或者去公关公司负责对外沟通活动,总之也算学以致用吧。”
按他的说法,当演员的梦想一直都不是能够轻易实现的。
早些年业界关于“演员饱和”的问题早已出现,如今各种素人网红、流行歌手、曲艺人士“跨界”演戏也不是新鲜事,何况高品质的影视剧资源向来都是“狼多肉少”,争角色引发的是非太多,外界争议也大,职业本身祛魅……真不如暑期轻装上阵的大学生们没有思想负担。
尽管这些年兴起的微短剧可以暂时消化一部分年轻演员的压力,不过作为演艺新人,一次拿到的片酬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可观,但同时他(她)们也要面对“下一部戏在哪里?”的茫然。
资源、人脉、规划、定位,这些普通人面对的职场困惑,年轻演员们同样也要面对。只是在前行中,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消失了:
“导演,我觉得我刚才倒下的姿势不够纠结,请允许我再来一次,我会拿出百分百的状态,争取做到深刻而不深沉,平淡而不平庸,演好这具死尸。”
电影《喜剧之王》中,周星驰用“死跑龙套”的角色生动展现了“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悲欢——
垃圾桶边吃盒饭、连续拍十几个小时、夏天穿皮衣、冬天穿背心、在片场挨骂……当外界还在感叹“演员不易”甚至称他们为“影视民工”时,殊不知大多数刚毕业的“演员”连这种机会都没有。
“那些当红的或成名的演员叫‘大咖’、‘红咖’,我们这些对拍戏不抱希望的人也可以叫‘糊咖’——都糊了。”曾经立志要成为影帝的某企业策划人笑说。
回顾走出校门的一刻,他就意识到“演员”这条路太难走,能成为个108线小演员就足以说明“道心”常在。
今年他还偶尔与一些学弟学妹们交流人生体验,没人知道在他眼中还是“小孩子”的年轻人们是怎样的定位。
这些依然坚持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努力展示自己的演员,也许有一天真的能实现理想,也许有一天从此泯然于众人。
至于“表演系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可能未来会成为一名“演员”适应行业,立足社会的加分项,不过究竟能让“机会”的概率增加多少,目前无人可以判断。